陆双鹤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一三三 十七世纪的防暴警,迷失在一六二九,陆双鹤,昭通文学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/畅读/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至于火枪那就更不用提了——实际上临高那边最近也在大扩军。兵工厂日夜不停加班生产,却连正规军的需要都难以满足,这边就算打报告申请也不可能顾得上。
不过在护具上,倒是充分体现出了现代人的防护意识——这主要是敖萨扬地建议。因为解席太忙没空。林峰庞雨各自要负责商政事务,张申岳吴季除了伺候那门青铜炮外。还要负责整理缴获到的所有明军技术兵器,看看其中有没有还能利用的——那可真是五花八门千奇百怪。大明王朝的火器意识很强,但始终没找准发展方向,光官方武器目录上地火药兵器就有上百种。管用的却不多。张申岳以前大学本科学地还是机械,很多图样愣是看不懂。和吴季两人带了几个小学徒整天都不露面,当然顾不上管其它事情。
剩下胡凯和徐磊这两小伙子又都太不成熟……最后只好商定让台湾仔成为这支城管大队的首任长官。|\\\\敖萨扬本人倒是挺感兴趣的,兴致勃勃接下了任务,并且提出许多看法建议。
在武器上要严格控制,护具方面则相对宽松些。敖萨扬干脆按后世防暴警察的标准来配备护具。当然在技术上简陋许多,不过南方地区有个优越条件——本地地藤条产业比较发达,各类藤具的编织技术非常成熟。于是他们大量订做了一批藤制品——
用老藤条编织成的护胸甲和护裆裙,内部还衬有皮革,从上到下,包括小腿上都有护胫甲片,一整套全的。头盔则是类似于后世的藤编安全帽,脸部还可以放下护帘遮挡。穿起来整个一藤甲兵。再加上开有观察小孔的方木盾牌;一头粗一头细。长短类似棒球棍,可以悬挂在手腕上地大头短棒……十七世纪版本的防暴警察就初见雏形了。
这些藤制护甲在真正的战场上用处不大。碰到火枪子弹更是纯属摆设。所以不用担心本地部队利用它们造反。但用来抵挡街头地痞的石块,暴怒农民的粪叉。或是黑摊小贩的尖刀……这些东西倒是绰绰有余了。而且比起传统甲胄,这东西还足够轻巧,队员就算穿上全套照样能奔跑如飞,基本不影响速度,正适合用来对内镇暴。
唯一地缺点是比较怕火——诸葛亮火烧藤甲兵地故事人人知道。不过劳动人民地智慧确实非同寻常。那些实际使用者们很快用一个最简便地办法解决了这一难题——他们每次在实战时都往藤甲片外面涂上厚厚一层烂泥巴。虽然很脏。但确实能防火。至少普通火把火箭之类点不着。即使当真烧起来了。前后两片护甲也只是用插销连接。拔掉就能脱下。对使用者本身不会构成威胁——只要他保持足够地冷静。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